如何防范“碰瓷”?

  发布时间:2015/10/27 10:20:47 点击数:
导读:如何防范“碰瓷”?”碰瓷“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眼下,“碰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新话题,遇到疑似“碰瓷”的现象我们到底要不要伸出援助之手?碰瓷之后是否就能坐等发财?碰瓷要负法律责任吗?今天我们就来聊…

如何防范“碰瓷”?

”碰瓷“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眼下,“碰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新话题,遇到疑似“碰瓷”的现象我们到底要不要伸出援助之手?碰瓷之后是否就能坐等发财?碰瓷要负法律责任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从法律角度看,碰瓷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会受到不同的处罚。碰瓷情节较轻的,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碰瓷情节严重的触犯《刑法》,由于碰瓷的主观目的出于钱财的勒索和敲诈,因此在行为认定时,依据《刑法》中具体的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等具体量刑。

(一)情节较轻的,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情节较重的,触犯《刑法》

如果造成严重后果、涉及金额较大,或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则会因触犯刑法,被警方刑事拘留,并最终接受法院审判。

由于碰瓷行为涉及金额通常较大,碰瓷者受到刑事处罚属于大概率事件。在碰瓷引发的刑事案件中,多被定性为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

其中,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刑为7年有期徒刑;敲诈勒索罪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诈骗罪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2015年11月实施的新《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七十三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五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实践中碰瓷事件的认定】
碰瓷行为有时还会因事态升级,演变成抢劫、绑架、故意伤害等更为严重的罪行。针对目前碰瓷手段花样频出的现象,现实中发生的碰瓷案件情形各异,有的案情较为复杂,司法实践中,对碰瓷案件究竟处以何种罪名,应视情形认定。

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选择的罪名必须能够“足以评价”犯罪行为,碰瓷行为的本质是诈骗钱财,但如果犯罪情节恶劣,在构成犯罪竞合的情况下,就宜以重罪定性。

但如果是碰瓷者故意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过激碰撞,则会严重危害公众安全,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我国刑法对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处罚更重,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将被处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将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如何防范”碰瓷“?

避免碰瓷注意事项一:
驾校学车时都有教的,驾车一定要专心,尽量避免东张西望、抽烟、打电话、扭头说话,这些分散自身注意力的行为应定要避免,要不然就算发生碰瓷你也会觉得自己理亏。当你专心开车时刻注意路况时,一定可以避免碰瓷发生的。

避免碰瓷注意事项二:
驾车上路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只要时刻遵守交通规则驾驶当真的碰瓷找上门时,你也可以理直气壮的解决。要不然遇上碰瓷你也会自觉理亏了。

避免碰瓷注意事项三:
时刻注意前方道路的情况,随时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在路上看到任何物品时,尽量绕过避免压过去。

避免碰瓷注意事项四:
当驾车经过人和车辆十分稀少的道路,看到路边有可疑人员时应快速通过,因为碰瓷者很少会冒自己的生命危险去对一辆行驶快速的车辆进行碰瓷。

避免碰瓷注意事项五:
中高档车和女司机都是碰瓷者的最爱。中高档车型车主经济条件好,抱有破财挡灾心理。女车主遇事易慌乱,一旦发生疑似碰瓷事件请在车内锁好车门,立即报警!

避免碰瓷注意事项六:
不时自觉检查车辆行驶证和自身驾驶证是否在有效期内,要不然一旦碰上碰瓷你就只有自讨苦吃了。

避免碰瓷注意事项七:
安装行车记录仪对于现在的道路驾驶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行车记录仪在发生碰瓷事故时,就是你最有力的证据,也可以帮助警方将这些碰瓷者绳之于法。




上一篇:对“不上班不请辞”的员工,该这么办? 下一篇:如何应对“宰客”事件?